说明

再版

有过一段时间我企图认识这个世界。起初我热衷提问,我向朋友师长和父母求索千奇百怪的问题的答案,有时候人们把我的询问当神神叨叨的怪胎,试图制止无用的表述,回到现实生活,有人把它们误认作确有其事的思考,夸赞我对生活充满洞察,我无法对自己的问题定性,我只是拥有这些疑惑;后来我开始旅行,那些我见到的街道和人群成为了我根深蒂固的经验;再后来书籍和电影俯下身子拥抱我,向我阐释这个世界上个体经验之外的情感和思考。终于有一天我无法抑制地开始惶恐,我意识到这个世界的复杂和迅速远胜我幼稚的臆断,庞大的世界机器里我是如此微小而无所遁形。我无法继续书写。很久之后我回到这里重新读起几年前的文章,我忽然想到也许当时的我试图理解的也许并非世界而是自己,世界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我的共和。

我开始学习更真诚地面对自己的感受,尝试记录自己的呓语,陈列柜中,我深知那些文字常常粗糙,遑论文学,那些影像常常粗浅,遑论艺术,但我知道那或许就是我自己,压抑、痛苦、感动、幸福,那是我同生活的编年史。如果其中片段文字能让您共情或者愉悦,那对我来说是再幸运不过的事情了。

2025年2月 于洛杉矶

初版

我觉得写博客是一件很放松的事情。

表达是一个在现代常常被提及的词语,然而我总是有一种错觉,即如此强调表达是现代社会表达匮乏的体现。宣称拓宽表达渠道的互联网用随处可见的意见领袖和平面化的表达驯化着民众,过于鲜明的立场和与之不匹配的逻辑支撑是观点表达的常态,习惯于流行语的拼凑和名言的碎片是情感表达的现状,这样的文字看久了总是有一些麻木感。因而我在想,有没有一种方式可以整理零散的、即时的想法,让他们变得更完整而清晰。由是我开始写起了博客。

写博客是一种很平和的的方式。它不具备很强的竞技性,因此更加放松;不需要很强的传播力,因此更加随性;不强调很强的煽动性,因此更加平和,它更像一个简单的文字存档,把生活和想法用现代媒体所厌恶的冗长记录在案。

我很喜欢这种冗长。

博客的名字来自张枣老师的《镜中》,“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情 / 梅花便落满了南山”,读到的时候觉得实在太美了,便拿来当作了休憩站的名字。

2021年9月 于英格兰